项目背景
华清池是西安作为国际化历史文化名城的国际化的品牌支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华清宫爱情文化旅游的大发展给西安深沉、厚重的形象赋予浪漫与妩媚之美;第二,华清宫温泉文化,历经千年不衰,形成了完整的温泉文化发展体系,逐渐融汇于中华文化体系体制中;第三,发端于华清宫的梨园戏曲文化,在千余年历史中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国学文化的重要构成,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第四,发生在华清宫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中比较著名的革命事件。
今天的华清池风景区是在考古推定的唐华清宫宫殿建筑群营建的核心范围内,面向大众旅游游憩活动的遗址性主题风景区。风景区的北侧与城市紧密相邻,是唐代至近现代昭应县城的遗址,仍保留有城墙砌体遗址和城门基础遗址。从景城关系的协调需要、景区游赏序列展示的完整性需要,以及昭应县城遗址现状留存文物保护的紧迫性需要三方面出发,景区的文物保护、游赏展示与旅游管理范围向北拓展。
该项目规划面积总计15.8公顷(237.1亩),其中包含现状园区9.67公顷(145 亩);北扩区域面积6.14公顷(92.1亩)。
创新构思
规划基于对唐华清宫的历史及地景空间格局的研究,立足于景区现状和完整性需要,提出从风貌保护、风貌过渡、风貌协调等方面入手:
1. 保护、恢复、展示自唐以来确立的骊山山体、华清宫宫殿建筑群、昭应县城三者之间的地景空间格局,形成“山——宫——城”地景空间格局:1)历史格局,内外有别——保护、恢复与展示山、宫、城的历史整体格局;2)地景之势,木华水清——唐代园林文化,华清宫内涵的扩大。
2. 明确游赏线路的主题叙事性,暗含历史哲理,叙事历史,同时雅俗共赏:将大唐盛世文化主题,李杨爱情主题游线展示给普通游客;将历史繁华背后的落寞,历史哲理的思考,繁盛与衰败展示给特殊游客。
3. 增加游赏体验活动的空间,挖掘文化内涵: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室:温泉文化的挖掘与展示;挖掘丰富的历史内涵,延长游程,增加深度品质的旅游体验内涵与内容;梨园文化的美仑美奂:曲艺表演艺术研究之源的展示与游客参与体验;吸引近源游客、曲艺爱好特殊游客的重复旅游频率及特色旅游。对于温泉总源、梨园文化博物苑等区域,提出进一步展示遗址的原真性,完善和丰富和历史积淀的展示,增加公众对景区不同历史年代遗址的游赏体验活动的空间,规划就规划布局、文物保护,主题策划、以及各景观要素系统和游赏
组织等全面而深入的规划,并且,针对北扩过渡区的特点,提出了过渡区建筑方案和主入口(津阳门)方案。
|